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武威白塔寺(武威白塔寺的特点)的问题,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武威白塔寺
武威白塔寺,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白塔镇,是中国古代佛塔中现存最古老的木质结构宝塔之一。该寺建于北魏道武帝兴安元年(公元386年),历经十六朝、政权更迭,于清代雍正年间得以修复。白塔离武威市区约50公里,是一处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刹名胜。
历史沿革
白塔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。传说在那个时代,为祈求丰收,一位本地农夫种下了几粒陪伴他多年的华严花子。不想这几粒花子竟然发芽开花,原来是关公在人间行走,掉了一枚内藏华严经的珠子,恰好掉进了农夫种下的花子中。吃了花子后,农夫赫然发现自己读书识字无师自通,当地人纷纷前来求学,农夫也开始了自己的宗教生涯,遂修建了一座小佛堂来感谢关公菩萨的恩赐。这座佛堂就是白塔寺的前身。
在随后的历史时期,白塔寺被多次毁损,在唐朝以后被完全废弃。直到北魏兴安元年(公元386年),州府員外散騎侍郎、甘肃一带的统治者赵真君赵約翰据说听闻此处有一个奇迹般的寺庙,赶来察看,感到非常吃惊,并决定将其修复。此后的几百年间,白塔寺屡经更迭和修建,曾经历过北魏、西魏、北周、隋朝、唐朝、五代、北宋、金朝、元朝、明朝、清朝等历史时期的影响。在旧地重居的雍正年间,寺庙得以修建完整。
寺庙结构
白塔寺的建筑由殿堂和塔组成,殿堂的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大雄宝殿、三层半壁廊、方丈院等,塔主要分三层。寺庙所在区域总面积为1.3万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。
大殿中供奉的是释迦摩尼佛和文殊菩萨,殿内香火缭绕,香客络绎不绝。半壁廊处是陈列有白塔寺历史、地方风情等内容的展览,每周二有人还会在此为游客进行一个小型的文艺表演。
从大殿向外步行经三个拾级而上的土台阶,便可以看到寺内的主要建筑白塔。白塔建在一座小山丘上,高约30米,底层直径5.6米,内部结构为玻璃固定的撑杆式木梯,仅容一人上下。
游览建议
早上9点至下午4点为白塔寺开放时间,上下塔的时间是分开的,分别为9:00~11:00和14:00~16:00,所以游览白塔寺需要事先做好时间规划。由于寺庙所在地方山环水绕,和其他寺庙一样,自然环境非常优美,因此可以安排一整天的时间游览。
建议游客开车前往,白塔离武威市区约50公里,路途较为崎岖,但风景宜人。寺内陡峭的楼梯需谨慎前行,老人和年幼儿童应该有所顾虑。由于寺庙是一处宗教场所,建议游客需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,注意言行举止。
最后提醒,寺庙内香火旺盛,游客在寺内需要注重用火安全,烟花爆竹不得私自点燃。